中新网上海10月2日电 (记者 殷立勤)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,10月2日,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50万人次,较2019年同期(10月4日)多发送旅客约78万人次,增幅超28%,客流持续呈现高位态势。
亚运列车乘务员引导旅客上车。 周围 摄
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,风景名胜众多,旅游资源丰富,旅客出行需求旺盛。今年黄金周假期,长三角铁路旅游流与探亲流交织叠加,沿线短途乡村生态旅游、红色旅游热度不减。10月1日国庆节当天,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351.1万人次,较2019年同期(10月3日)增长24.1%。
10月2日,长三角铁路部门在启用高峰运行图的基础上,增开旅客列车136列、组织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201列、加挂普速车辆142辆,加强上海至南昌、郑州、长沙、武汉、西安,杭州至郑州、新乡、厦门等直通方向以及管内往返盐城、扬州、连云港、潜山、黄山等长三角区域内热门旅游城市间的运力增补,努力满足旅客乘车出行需求。
为满足黄金周旅客出行需要,长三角铁路认真落实各项服务措施,不断提高旅客出行体验。上海、南京、杭州等地火车站根据客流量动态调整进站流线,在关键区域增加人员值守,做好电梯、站台、进出站通道等人流集中场所的引导和安全防护。合肥南站设置了2台液态安检检测仪,对违禁限带物品品名设立公示牌,坚决落实旅客及携带品、行包、高铁快运“逢包必检、逢液必问、逢疑必查”的安检三项制度要求,切实提高安检质量。扬州东、宁波、阜阳西站加强对车站LED显示屏、自助售取票机、进出站闸机、盥洗设备、电梯、中央空调等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,同时动态做好候车区环境卫生保洁,为旅客出行提供良好环境。淮南南站“舜”字号雷锋服务站做好旅客咨询解答、遗失物品查找认领、病患旅客紧急救助等重点旅客服务,配备轮椅、小药箱、针线包等服务备品和防暑降温物品,满足旅客出行需求。合肥电务段针对国庆黄金周旅客出行密集的特点,部署开展高铁、普速区间信号机、信号电缆、转辙机等信号设备的检修养护,确保线上设备整体状态良好。(完)
这个长假,很多人选择火车出行。短短一周内,铁路客运订票量接连创出历史新高。面对全国各地汹涌而来的海量订单,铁路售票系统如何保证安全运行、让乘客尽可能买到想要的车票?
这两天,总台央视记者蹲点官方唯一火车票网络售票平台——铁路12306平台所在地,看看他们如何面对这次长假大考。
不断提高系统响应速度
位于北京海淀的这个神秘的大院里,就坐落着全球交易量最大的票务系统——铁路12306平台的大本营。
一进入24小时监控中心,记者就看到,大厅一侧的墙上,三张巨幅表格非常醒目——国庆起售时间方案、互联网售票日历和假期值班表。但更让人紧张的,是在这些工程师们电脑上不断跳动的数字,眨眼之间就已卖出几千张车票。
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研究员王拓说,旅客在12306上点击一下“查询车票”,比如查询南京到上海,之间有三百多趟车,每趟车不同席别有不同余票数量,这一过程要求系统后台完成运算的时间,就在两三百毫秒之内。两三百毫秒是什么概念?也就是人眨一下眼睛,远不到1秒的时间。
工程师告诉记者,用户在手机和网站页面上动动手指,相应指令瞬间传回到大本营,系统要毫秒级“接单”。比如,用户点一下“提交订单”,这个指令在后台走一遍流程,一般不超过500毫秒。完成支付、顺利出票,这些过程的系统运算,也都被压缩到500毫秒之内。监控大屏上的实时数据显示,平均购票耗时只有0.91秒。
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单杏花还给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,短短一周时间里,单日售票量连续两次突破历史峰值——第一次是在9月15日,售出2287.7万张;紧接着是在9月22日,售出2695.2万张,“这个量级都是日常的两倍多,比今年春运的量还大。换算一下,也就是每秒钟卖出1000多张车票,高峰时,每毫秒高达10多张车票,相应的,后台就要提供的是秒级、毫秒级的服务”。
不断提升应对大考能力
根据铁路方面的预计,这个长假运输周期里,整个铁路客运量将高达1.9亿人次,对铁路售票系统来说,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考验。
今年国庆铁路出行高峰期间,12306的日均访问量达到500亿次量级,相当于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天访问了35次。不少人会把这样的高流量和高强度,和“双11”网购放在一起对比。其实,这两者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。
“同样都是卖东西,网购的话是卖一件少一件,库存一直是在减少。但是卖火车票就不是这样了,卖一件可能会再多出两件来,库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。比如中间这段车票卖掉了,那会多出来两段、首尾两段的两张车票。所以这就意味着,我们在毫秒之间就要做更多运算,不断地重新去做这个车所有停站的排列组合,这个量确实是非常大的。”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研究员贾静解释。
对电商来说,卖商品主要是数字加减;但就卖票而言,这当中不光有加减法,还涉及新的排列组合。
和“双11”网购还有所不同的是,“双11”主要是用户自己下单。而在国庆购票高峰中,除了旅客自己用手机买票,还有人使用第三方软件来“抢票”。这种软件通过高频手段访问12306平台,给系统带来额外的运维压力。在蹲点期间,记者看到,电脑防御系统上风险拦截频频弹出新消息。
铁路12306科创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智说:“高频的风险请求对系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,对于这样一秒钟成百上千次的访问,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,可能12306网站就瘫痪了。所以我们就要采用限制访问、慢速队列等方式,对风险进行拦截,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。”
不断强化优质服务理念
目前,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超过15.5万公里,年度旅客发送量一度达到36.6亿人次。如何确保购票系统稳定运行、让乘客买到自己想要买的票,是铁路票务部门在每个假期都要面临的大考。如何场场大考、次次通过,并尽可能得到优异成绩?
在12306蹲点的日子里,记者看到,哪怕是票务最高峰到来时,在这里监控中心值班的工程师也只需要十几个,这是因为经过多次技术优化升级后,票务系统运维工作目前基本上靠服务器和算法就可以自动完成。
铁路12306科创中心高级工程师潘浪涛说,从硬件、软件上都下功夫,比如扩容资源系统、调整系统架构、优化算法模型等,为的是遇到国庆这样订票高峰的时候,哪怕是访问量激增,也能让用户在终端感受到比较流畅的订票体验。
潘浪涛还告诉记者,为了应对今年长假的售票高峰,12306早早做了准备,扩充租用了更多服务器,并对“互联网+客票”系统持续进行优化升级,这些都可以称得上12306应对大考的“底子”。
而记者在蹲点期间注意到,放在桌面上、存在电脑甚至工程师脑海中的这些随时灵活调整的处置方案,则是他们应考的另一项“法宝”。
铁路12306科创中心助理研究员周姗琪说,在国庆期间,按照业务主管部门要求,我们主要监测余票数量、预售强度、候补量这三项指标,来实时掌握车票的缺口量情况,一旦发现缺口量比较大的区间,下一秒就会将数据实时推送给客运管理部门。
今年中秋国庆期间,出行人数创历年长假新高,像是9月29日,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009.8万人次,这也是历史上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。针对一些用户反映的部分热门线路买票难,铁路各部门间的应急协同力量在第一时间就动了起来。
“运输部门会根据既有运输能力和旅客需求,及时决策列车扩编,比如动车组重联、普速车加挂以及加开临时列车等,来扩大运能,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票源紧张的问题。”铁路12306科创中心助理研究员周姗琪说。
此时此刻,尽管很多旅客已经买到票正在旅途中,但12306的工作仍在继续。
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单杏花说:“包括旅客刷证刷脸进站过程中这个毫秒级的快速验证,要和票务信息关联,还是我们在做维护、做保障。可以说,大考一场接着一场,但是我们有信心、有热情,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,目的只有一个,用技术支撑站车现场,把旅客顺利迎上车、安全送出站。”
(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吴勇军 刘柏煊 王佳林 黄宝池)